形态描述
体平扁,体盘宽大,呈菱形,宽比长约大2倍,约等于全长二分之一。尾前半部平扁,后半部细小,呈鞭状,侧褶稍发达,仅见之于尾的前部,约等于尾长的七分之一。吻较短,圆钝或尖突(雄体),吻软骨消失。眼中大,上侧位,稍突起,约等于眼间隔二分之一;眼间隔宽平,比吻长为大。喷水孔大,略呈椭圆形,伸达眼后部下方。鼻孔横列,仅露出一卵圆形的入水孔;前鼻瓣宽大,连合成一扁长方形口盖,伸达下颌边缘,后缘分裂,呈缨须状;后鼻瓣后部凹陷,形成一鼻口沟。口中大,横列,口宽等于或小于口前吻长;腭膜发达,呈广圆形,后缘细裂;口底具4—5个乳突,有时乳突上端分叉。牙平扁,铺石状排列,上下颔各7纵行,正中1行宽大,呈长方形,每侧3行狭小,呈等边六角形。鳃孔5个,狭小。
胸鳍宽大,前部分化为吻鳍,在头侧相连,左右吻鳍呈一单叶;胸鳍前缘斜直,后缘凹入,略呈三角形,前角圆形,后角稍尖突,里缘圆凸。腹鳍中大,近长方形,边缘平直,雄性鳍脚宽扁圆纯。背鳍小,1个,位于尾刺前方。尾鳍退化,下皮膜低弱,比侧褶稍长。
体光滑,尾稍粗糙,尾刺1—3枚,边缘具倒锯齿。在雄性成体眼的上缘中部具1角质刺状突起。
胸鳍宽大,前部分化为吻鳍,在头侧相连,左右吻鳍呈一单叶;胸鳍前缘斜直,后缘凹入,略呈三角形,前角圆形,后角稍尖突,里缘圆凸。腹鳍中大,近长方形,边缘平直,雄性鳍脚宽扁圆纯。背鳍小,1个,位于尾刺前方。尾鳍退化,下皮膜低弱,比侧褶稍长。
体光滑,尾稍粗糙,尾刺1—3枚,边缘具倒锯齿。在雄性成体眼的上缘中部具1角质刺状突起。
生物学
体背面黄褐色或赤褐色,腹面白色,边区橙黄色;尾灰黑或花白,隐具暗色横纹。为温水性近海底栖中小型鱼类。体长达1米左右。
国外分布
日本,朝鲜
国内分布
黄渤海和东海中国海域